路亚技巧网

天冷浇花的智慧:四大要点助你成为养花达人

发表时间: 2024-12-17 11:23

天冷浇花的智慧:四大要点助你成为养花达人

冬天是一个非常寒冷的季节,每到冬天很多花草都开始进入休眠期,在这个时期养花浇水就变得尤为重要。

众多花友都有这样一个感觉,冬天浇水好还是不浇水好不知道怎么选择,反正总是有花友在论坛上说自家植物冬天浇水没隔几日就死了。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冬天浇水这个技巧没有掌握好。

那么冬天浇水究竟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针对花友们的疑问,小编把冬天需要注意的四个“不”告诉大家,保证做好了就再也不担心会把花浇死了。

不直接用自来水浇灌。

许多花友都有这样的疑问:“冬天浇水能不能直接用自来水?”

其实当然是不可以的。

首先,大家都知道自来水是经过氯消毒处理的。

自来水里存在着一定量的氯气,这种东西对于植物来说就是毒药。

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来吸收氧气和释放二氧化碳的,然而氯气却会干扰这整个过程。

如果植物根系吸收了氯气,那么植物就没办法继续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氧气会再化回二氧化碳,从而植物就会因为缺少养分而死亡。

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够直接用自来水。

那么有些花友就会问“那难道要提前放两天去氯吗?”

这个做法也不太建议。

因为自来水刚打出来的时候是冷水,但是然后放置一段时间后上面的氯气才会蒸发,因此提前放置氯气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做法。

当然,氯气也不是植物死亡的唯一因素,寒冷的天气会让浇灌用来浇灌的水变得很冰冷,而植物的根系也比较冰冷的时候被这样的冷水刺激,就会出现冻伤或者被烫伤,也就没办法正常生长甚至死亡。

但是并不是说放两天去氯就安全了,放两天之后除了有些氯之外还有大量的细菌,这个细菌对于土壤来说是一种很好的促进生长条件,但是这些条件对于植物来说却是有害的。

因为为了促进生长条件,这些细菌会大量繁殖,有在污染土壤的同时污染植物的趋势,因此就会与植物争夺养分,还有可能和植物一起造成病虫害,最终导致植物死亡。

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做才能既不会对光合作用造成影响,又能抑制细菌过量繁殖呢?

这就要求大家提前把水温升高到与室温一致,使得氯气在这个温度下消耗的时候不会有数量太多的细菌产生,就不会影响根系生长了。

不看盆土湿度。

许多养花新手应该都有这样的疑惑:“冬天能不能一看表面湿润就不浇了?

或者看得干透才能浇?”

其实在冬季,只看表面是一个比较片面的判断标准,最重要的是应该要观察整体盆土的湿度。

这是因为除了由于自身生长需要消耗养分外,植物还需要进行光合作用吸收氧气与释放二氧化碳,而这个过程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保持空气与土壤之间的湿度水平。

植物会将一部分养分用于储存,在土壤中与空气之间形成一层薄薄的水膜,从而保持土壤之间的湿度,但是这层薄膜又不能太厚,否则会影响植物自身的生长与光合作用,因此只能选择比较中性的状态。

让这层薄膜浓厚也不能太厚,因此我们就不能只看表面湿润就不浇,因为那样就意味着在这层薄膜形成之后下方的细菌与根系之间将会完全干枯,也就导致植物没有办法继续从土壤里吸取养分,从而导致植物慢慢死亡。

关键是,在天气寒冷无法很快蒸发的时候,这层薄膜只能存在固态,没有办法更替出新的和促进生长,这样不光不好促进生长,还会因为太久没更新滋生大量细菌,这样就会导致植物烂根死亡,因此单看表面是一件很片面的行为。

但是反向思维也不能够一直都让土壤处于干透状态才能浇。

因为根据上一个观点可以想到,如果每次都是等干透再浇水的话,那也意味着每次都要重新形成一层薄膜,每次都将导致大量细菌繁殖于此并最终导致烂根死亡。

因此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尝试不同看法,例如冬天的话,由于外界低温环境下唤醒植物自身适应环境适应风险的本能,因此在冬天这层薄膜形成之后就不会很快蒸发,因此只需要在表面略干时就可以进行第2次浇灌,也能避免造成腐烂现象。

但在春夏秋三个季节里,每次都等干透再浇的话也容易使植物因为长时间处于缺水状态而黄叶,使植物死亡,因此一定要学会时刻观察整体盆土湿度,不然极易导致植物死亡。

不想停留照后施肥。

许多花友在自己家的阳台上养着花草,每到冬天就把他们都拿到室内换到暗处,并且停止施肥。

其实这是错误的做法,第一,根系保暖的方法是暂停光合作用,但并不是完全停止,因此仍旧是可以吸收养分甚至有体内热量的释放促进发热过程。

但是如果在这个期间进行施肥的话,因为冬季外界低温环境下会影响下方根系使芽霜冻甚至霜伤,最终导致根系烂根影响植物正常生长。

第二,在寒冷的低温环境情况下施肥也容易造黄叶烂根,这是因为在低温环境下,在施肥过程中的土壤微生物活动作用于土壤产生热量,会使土壤变得越来越暖和,但是外界寒冷环境还是会影响植物,由此导致黄叶霉霜伤甚至烂根。

因此,在冬天时不要想着即使阳光照射不好也一定要把它们放窗边光照,也不要想趁着凛冬来临进行施肥作用,这是错误做法,必须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