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1-18 15:04
车主一:
好点的牌子货有便宜过吗?以前流行永飞凤,家里第一辆自行车凤凰,九几年那会花了好几百,我父母单人月收入也就几百。
后来流行喜美捷,一几年那会家里买了辆美利达通勤车,七百多,我父母单人月收入两千多。
前段时间我买了辆美利达山地来骑,一千五,我月收入五千多。
这么一对比,感觉比以前还便宜了不少。
车主二:
骑行装备跟手表一样,已经是体现实力的标定物,富哥关注的产品泡沫大,普通产品(2-3000之类的捷安特)反而配置稍有升级,刚提了一辆三千多ucc,升级升级小配件,很有乐趣,短视频都不刷了。下一步计划上个盘爪功率计,咱也科学的功率训练。
车主三:
根据我不保真的了解,市面上的顶级车架(市售价4w元左右),不计算工厂机器产线,开发设计,风洞测试,广告营销,赞助车队的成本,仅计算物料,人工,质检报废,模具损耗的成本,基本不会超过5000元。
或许圈外人士会觉得这是暴利,但事实上卖的虽然贵,但并不走量,高端车店卖出一辆4w的自行车或许能赚1w左右,但极低的产量,不定期的到货时间,畅销车型往往必须搭着滞销车型一起进货,低端车店压货压个100量,可能也就二三十万,高端车店牙个十来辆可能就是三四十万了。所以高端车店往往赚的或许还不如捷安特美利达喜德盛的一款走量车型。
举个例子,喜德盛ad350,市售价3800左右,利润就能达到1500左右(信息来源骑友,不一定准确,但差不太多)。而且大多低端车店,装车调试技术也不怎么样,你买了车,今天变速不准了调一下,明天刹车蹭碟调一下,后天头管松了紧一下,打底就是20元工时费,如果需要物料那就更多了,这可是长线收益,高端车店几乎没有这种收益。
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查查2023年全球自行车公司盈利统计,你会发现,国际所有高端自行车品牌加起来,还没有捷安特高。
不过在我的记忆里,二十世纪初,那时候平均工资二百块钱,捷安特一辆变速山地车就要六七百,现在大多数城市平均工资怎么也有四五千了,一辆正经能骑的自行车2000块怎么也买来了,这么对比的话,还觉得自行车变贵了吗。
车主四
说大也大,说不大也不大,说大的原因是材料成本和科技水平真的确实挺低的,说不大的原因是抛开品牌效应(啥产品都有)由于市场问题,碳纤维架子目前还是手工贴的,人工成本很贵,以及几个套件厂商搞专利垄断。泡沫其实最主要体现就是套件了。。。
车主五:
谈不上泡沫了,毕竟玩具属性了已经,成本什么的跟价格已经没有关系了
想起12年,买个美利达勇士就从广州独自骑到武汉,回来换车,什么HFS车架,sid气叉,XT油碟。。。
然后跟群山马
然后看着一帮人开始拿车子吹niubility。。。单价贵过法拉利。。。
哎?我为啥要骑自行车来着?
十几年过去了,那台组起来的车子一直挂在墙上,回头想想,从™第一天开始,我就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