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8-10 17:16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霖霖,一个14岁的上海男孩,和许多同龄人一样,热爱运动,尤其是篮球。
而霖霖所在的初中,是一所普通学校,学校里的篮球场,是他和朋友们最爱的地方,每到课间或放学后,他总会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打篮球。
在霖霖的心中,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他希望有一天,能够成为一名职业篮球运动员,像那些在电视上看到的篮球明星一样,站在比赛场上。
他坚信,只要自己足够努力,终有一天会实现这个梦想。
可是命运常常是残酷的,在一个普通的下午,霖霖和朋友们像往常一样来到篮球场,那天的天气很好,阳光明媚,霖霖和他的朋友们,都满怀兴奋开始打篮球,没人料想到灾难正悄然逼近。
比赛进行到一半时,霖霖意外摔倒失去了平衡,重重摔倒在地。
他的朋友们最初,并没有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只以为这是一次普通的摔倒,然而当霖霖迟迟没有从地上爬起来,并且面色苍白,朋友们开始感到不安。
他们尝试扶起霖霖,但霖霖的下半身没有任何反应。
路过的一位好心大姐看到这一幕,立即帮忙拨打了急救电话,在救护车到来之前,霖霖的朋友们紧张地守在他身边,安慰着他,但他们的恐惧,却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加深。
霖霖的呼吸变得急促,额头开始冒冷汗,他的身体以下部位似乎完全失去了知觉。
亲爱的读者,为了带来更多优质内容,这篇文章中加入了5秒的广告,观看后即可免费阅读全文,您的理解是最大的动力~
救护车很快赶到,将霖霖送往了最近的医院,霖霖的母亲接到通知后,匆忙赶到医院,当她看到儿子被推进急救室的那一刻,内心的恐惧达到了顶点。
她紧紧抓住医生的手,泪流满面地祈求医生一定要救救她的儿子,然而医生在初步检查后,却只能摇头,告知霖霖的母亲,情况可能非常复杂。
霖霖被紧急送入了急救室,医生们开始对他的伤势进行全面的检查。
经过一系列的核磁共振,和其他影像学检查,医生最终确认,霖霖的脊椎在摔倒时受到了严重的损伤,导致了高位截瘫,这一结论对于霖霖的母亲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霖霖的母亲在听到医生的诊断后,瞬间崩溃了,她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一个原本充满活力的孩子,未来竟然可能要在轮椅上度过余生。
脊椎,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人体的头部和下肢,支撑着整个身体的重量,它不仅仅是一根支撑人体的“柱子”,更是我们神经系统的“主干线”,连接着大脑与全身的各个部分。
可以说,脊椎是我们人体的“核心枢纽”。
脊椎由33块椎骨组成,这些椎骨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形成了脊柱,这些椎骨不仅支撑着人体的重量,还保护着极为重要的脊髓——这是从大脑延伸出来的神经束,负责将大脑的指令传递到全身,并将身体的反馈传回大脑。
正因为脊髓的重要性,脊椎的任何损伤,都可能影响到身体的各个部分。
如果脊椎受伤,尤其是脊髓受到损害,人体的运动、感觉、甚至呼吸等基本功能,都可能受到影响,失去脊椎的正常功能,意味着身体无法正常运作,简单的日常活动都会变得异常困难。
对于霖霖来说,损伤发生在脊椎的上部,这导致了从胸部以下的身体失去知觉和运动能力。
我们要明白一点,脊椎受伤带来的危害是深远的。
首先,我们要理解脊椎的结构,它并非易碎的“脆骨”,而是由一系列坚固的椎骨和软骨盘连接而成,这些椎骨之间有神经根穿过,一旦脊椎骨折或错位,极有可能压迫到脊髓或神经根,导致严重的神经损伤。
脊椎受伤最常见的后果之一,就是截瘫。
根据受伤部位的不同,截瘫也有高位截瘫,和低位截瘫之分,其中高位截瘫发生在胸椎以上,可能导致从胸部以下甚至四肢,完全失去运动和感觉功能,低位截瘫则影响下半身。
不过,脊椎的损伤不一定意味着骨骼的碎裂,但如果脊髓受压、出血或断裂,神经信号传导就会被中断,身体的下部,将无法再接收到大脑的指令,导致瘫痪。
至于截肢,通常是由于严重的外部创伤,或极度感染所导致的血液循环中断,导致肢体坏死。
在脊椎损伤的情况下,截肢并非常见的治疗手段,除非有极端的血流障碍或感染蔓延,否则医生通常不会考虑截肢,相反医生更倾向于通过手术固定、康复训练等手段,尽量保留肢体的完整性和功能性。
运动是保持健康的关键,但它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尤其是在激烈的运动中,身体的某个部位受伤后,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对整个身体带来更大的伤害。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脚踝扭伤后继续进行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关节损伤,甚至影响到膝盖、髋部等上游关节的功能。
身体是一个整体,各个部位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如果一个部位受伤,身体会自动调整姿势和动作,来减轻疼痛,结果往往是其他部位的负担增加,进而导致更广泛的损伤,就说背部肌肉拉伤,为了减轻疼痛,你可能会改变行走姿势,这样可能会对膝盖或脚踝,都造成额外的压力。
运动中受伤的另一个关键问题在于,受伤部位的肌肉和韧带一旦损伤,恢复过程中会变得更加脆弱,如果在恢复不完全的情况下过早复出,很容易再次受伤,且伤势往往比第一次更为严重。
所以任何运动损伤,都不应轻视,要及时的休息和治疗。
1.肌肉拉伤和痉挛
这两个,是运动中最常见的两种伤害,它们不仅令人疼痛,还可能限制运动能力,影响正常生活。
肌肉拉伤,通常发生在剧烈运动或突然用力时,当肌肉纤维被过度拉伸甚至撕裂时,就会引发拉伤,轻微的拉伤可能只会导致局部疼痛,和轻度肿胀,而严重的拉伤,则可能导致大面积的出血、淤青,甚至需要手术修复。
而肌肉痉挛,则是另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
它通常表现为,肌肉的突然收缩和剧烈疼痛,痉挛通常是由于肌肉过度使用、疲劳、脱水或电解质失衡引起的,在运动过程中,如果不注意补充水分或电解质,尤其是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运动,肌肉痉挛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不论是肌肉拉伤还是痉挛,预防的关键在于合理的热身和拉伸。
热身可以增加肌肉的弹性,减少拉伤的风险,而拉伸则有助于放松紧张的肌肉,防止痉挛的发生,此外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和均衡的电解质水平,也可以预防肌肉痉挛。
2.摔倒
摔倒,也是运动中最常见的意外之一,但后果可能轻重不一,主要取决于摔倒的方式和受伤部位,当人体摔倒时,身体各部位会以不同的速度,和角度撞击地面。
这种冲击力会通过骨骼、关节和软组织传递,如果摔倒的姿势和地点不当,可能会造成严重的损伤。
摔倒时,如果头部首先接触地面,可能会导致脑震荡、颅骨骨折,甚至更为严重的脑部损伤,颈部的脆弱性也不容忽视,颈椎的扭伤或骨折可能导致脊髓损伤,进而引发瘫痪。
如果摔倒时,使用手臂支撑身体,可能会导致腕部骨折、肩关节脱臼等问题,而直接摔在背部或臀部,则可能导致脊椎骨折或髋部损伤。
人体在摔倒时的自然反应,是试图用手或膝盖支撑身体,这种本能的保护机制虽然能减缓部分冲击力,但往往也会导致手腕、肘部或膝盖受伤,所以运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摔倒了。
尤其是小孩子。
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骨骼和关节尚未完全发育,平衡能力和协调性也不如成年人,更容易在运动中摔倒,孩子在运动前一定要热身,家长平时可以应鼓励孩子进行平衡训练,如单脚站立、跳绳等,增强他们的平衡感。
只有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运动,才能真正带来健康和快乐。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运动还是很重要的。
比如说,运动有助于促进骨骼的健康发育,在儿童时期骨骼处于快速生长阶段,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骨密度,促进骨骼的强健发展,研究表明:
适当的负重运动,如跑步、跳跃等,可以刺激骨骼的成骨细胞活动,促进骨骼的发育和成长。
不过,家长在选择运动项目时仍需谨慎,因为有些运动项目,可能对正在发育中的孩子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带来长期的健康风险。
1.举重
举重是一项力量型运动,对于成年人来说,是一项很好的锻炼方式,能够增强肌肉力量和骨骼密度,然而对于尚未完全发育的儿童来说,举重却并不适宜。
原因在于,儿童的骨骼和关节尚处于发育阶段,尤其是骨骺板仍然柔软且容易受损。
过早参与举重训练,可能导致骨骼生长板受到过度压力,影响正常的骨骼发育,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骨骺板损伤,进而影响孩子的身高发育,而且,举重还可能对孩子的脊柱造成过度负担,增加脊椎损伤的风险。
尤其是在,没有专业指导的情况下,孩子很容易因为错误的举重姿势,而导致腰部或肩部的受伤。
2.攀岩
近年来,攀岩也逐渐受到儿童和青少年的欢迎,可是很多家长没搞清楚,攀岩运动对身体的要求非常高,尤其是对手部力量、全身协调性和平衡能力的要求。
儿童长时间的攀爬,可能导致肌腱、韧带和关节的过度使用,增加受伤的风险,尤其是当孩子试图攀登过高,或过难的路线时,容易因为力量不足或技术不熟练,而发生坠落,导致骨折或其他严重伤害。
而且攀岩过程中,如果缺乏专业的安全保护措施,孩子的安全风险也将大大增加。
作为家长,平时可以鼓励他们进行一些以自身体重为主的训练,如俯卧撑、仰卧起坐等,这些运动既能增强肌肉力量,又不易对骨骼和关节造成过大的压力,体操也可以。#寻找热爱表达的你#
参考文献:
[1]脊椎损伤的治疗现状与进展[J]. 中国骨科杂志, 2019, 12(5): 45-52.
[2]青少年运动中的常见损伤及预防策略[J]. 体育科学, 2020, 25(3): 78-84.
[3]儿童运动对身体发育的影响[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1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