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亚技巧网

蒋家面藕:博山传统美食的骄傲

发表时间: 2024-12-05 00:40

蒋家面藕:博山传统美食的骄傲

【来源:淄博晚报】

西关街旧貌 (肖成顺 摄)

西关街是博山老县城西门(亦称禹城门)外一条东西走向、长度约200米的街道,为县前街连通大街的必经之路。

此街曾是商铺林立、贸易繁盛之衢。街上住户以张、钱、蒋、王、彭、房、李等姓氏居多。沿街两侧商铺相连,庭院深深。大概是距离县衙较近的原因,故西关街在古代自然也成为官宦府宅及望族之邸的首选之处,著名乡绅、清末进士、博山商会会长张焕宸府宅即在此街。

从老县衙出门往西,经西门里出禹城门,过西关至大街,沿路自古皆为博山重要的市井商圈。西关街长度虽不足半里,但商贸业态颇为丰富。药店、茶庄、当铺、饭店、白铁社、篾器行等都在此街开店经营,更有蒋家大门的“蒋家面藕”等地方名小吃发端在此。

西关蒋家大门,坐落于西关中部大天明茶庄西邻。大门坐北面南,有门楼一间。此院为博山地域比较有代表性的四合院建筑规制,院内为三进院落,房屋均为青砖黛瓦的优质老房。院内二进门为木质垂花门,中间门扇曾常年紧闭,只在婚丧娶嫁时开启,平日行人走两侧入院。

西关街蒋家大门院落纵深较长,自西关街一直通达到大街老新华书店的南邻胡同。院内世居蒋氏族人,系博山蒋氏老四支中的长支蒋可久后代。据《博山蒋氏族谱》记载,西关蒋家大门乃清乾隆庚戌科恩贡生、候选复设教谕(正八品)蒋悟(字启蒙)的府邸。

清末民初,博山工商业发展势头强劲,煤炭、陶琉等支柱产业更呈现昌盛之貌。市场商贸活跃,人们思想开明,是博山近代史中经济发展较有活力的阶段。许多经营小吃的民间生意,在这个年代也应运而生。尤其城区西冶街税务街、大街三条老街,字号商行生意红火、店铺摊床品类齐全。

1894年,蒋则敬在西关街开创了面藕生意,并立字号“日昇堂”。“日昇堂”经营主要以面藕为主,后配备五香花生米、炒瓜子等小吃。最早时期蒋则敬售卖面藕,是挑着担子游走叫卖,赶庙会、串大集。日后随着经营日渐起色,就固定在县城西门口开铺卖货。

据蒋则敬之孙,今年81岁的蒋申方先生回忆说,祖上经营面藕生意,最早为走街行商,沿街叫卖。后在西门外设门店,由行商改为坐商。当年蒋则敬创办面藕生意后,还专门冠以“日昇堂”的字号名称,使其生意逐渐形成品牌。从这一角度而言,也反映了当时博山商业文化氛围。特别是民间小资生意,也因为有诸多讲究而更显商埠文化底蕴浓厚。

蒋家面藕选料精良,藕料主要从淄川昆仑一带进货。原料采用能制作藕粉的老面藕,添加蜂蜜、红枣等天然配料,用大砂锅慢火熬煮。煮熟的面藕色泽枣红,断可拔丝,口感面糯甜软,香气四溢,成为博山民间传统小吃。“日昇堂”面藕也因质量上乘,而备受四邻青睐,逐渐形成口碑。生意日渐稳定后,就不需要再出门远销,于是蒋则敬决定在西门设立门头房扩大经营。

这期间,蒋则敬五个儿子均已成家立业,但并未分家。一大家人集体经营生意,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生活上各房收支统一管理,三餐伙食集中烹制。在蒋则敬带领下,儿辈们兄友弟恭,齐心持家,曾成为西关街上的美谈。

1949年后,各房都有各自志向,逐渐从业其他。蒋则敬年事已高,就将生意传承给四儿子蒋于国。蒋于国接手生意后,对传统面藕工艺进行了适当改良,并单立堂号“同义泰”(原八扇大门),开始了后续经营。

蒋家面藕属于季节性时令美食。每年从农历八月十五直至次年三月初三,是藕瓜成熟季节,面藕也主要在这个时段进行经营,夏季则经营炒货等其他小吃。

直到1958年,国家实施粮油统购统销政策,个体工商户基本上都退出了历史舞台。蒋家面藕生意因再无原料可供,也逐渐关张歇业。但在那个年代,西关蒋家面藕的香甜,与老博山城里诸多名优小吃一起,皆成为一代老博山人记忆中挥之不去的美食情结。

作为博山旧时名优小吃,蒋于国先生之子蒋海方,心念祖业,并潜心珍藏着当年蒋于国去淄川采购鲜藕时,沿途休息用的枕凳、铜锣等老物件。蒋海方先生在其生前,也回忆并再现了当年蒋家面藕沿街叫卖的吆喝声,并被其子蒋鹏录音留存。现在听来,老人家的深情吆喝,令人动容。

明朝末年开始,博山蒋氏就有经商的氏族传统。其五世祖蒋友,曾被招入明朝宫廷造办处专工陶艺,后在博山大街开办瓷窑。蒋友之子蒋可瞻(蒋可久之弟),乃博山明末清初的一代大商。蒋可瞻在京承袭了蒋家百年祖业,智获石青千斤,由此起源了京城安定门外“蒋宅口”的地名,成就了博山人闯荡京师的一段传奇。

蒋可瞻回乡后,帮扶族人,开创“家族包饭”先河。常年一日三餐,由他出资并雇人制作,统一供养本族及近邻百余口人。其“包饭食单”中,就记录了诸如“肉烧饼、江米糕、葱油饼”等至今仍深受欢迎的诸多传统美食。

“包饭”文化是博山人独具特色的优良传统,颇有“先富帮后富”的德行风尚。蒋则敬创建门店经营后,全家参与,不分家产,统一支配财务,饭事集中制作,也深刻反映了其敦厚家风和极具博山风情的氏族文化。

蒋家后世在大街片区,有两款美食成为博城地域近代美食历史上的名吃。一是报恩寺蒋家肉烧饼、二是西关蒋家面藕。两者虽都属市井小食,但其独到的食俗个性及其背后厚重的历史人文,当是博山饮食文化中独树一帜的经典。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