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亚技巧网

时光倒流!感受八十年代春节的年味儿与情怀

发表时间: 2024-12-14 21:20

时光倒流!感受八十年代春节的年味儿与情怀

60、70、80后们还记得小时候家乡过年时的年味儿吗?孩童时总是期待着过年,以前的年味儿更浓,人与人之间也更有人情味儿。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家家户户都贴着大红的对联,孩子们兴奋的跟着大人挨家挨户的走亲戚拜年,收获压岁钱,每个人脸上洋溢着节日的喜悦。而如今,春节的年味儿似乎越来越淡,那份简单的快乐也似乎越来越远。

80年代,全国经济开始复苏,春节的庆祝方式也逐渐丰富起来。家家户户都会置办些“好东西”,例如:赶大集备年货,鸡鸭鱼肉和日用品、写对联贴窗花、挂灯笼、帮孩子们做新衣裳、弹棉花打棉被、包饺子蒸馒头、杀年猪......

年三十一早,一大家子就开始忙活起来。打扫卫生,扫去霉运。家家户户大门敞开,孩子们都穿上了新衣服在院子里追逐嬉戏,耳朵时不时听到远处传来的鞭炮声。到了中午就开始贴对联、挂灯笼。大街上贴的年画也满是年味儿!......

一切熟悉的画面浮现眼前,仿佛回到了那些无忧无虑的年少时光!那时候过年的喜庆,才是过年应有的样子。现在的过年,好像就只是过个节日。

年味儿是一种藏在记忆深处的乡愁,承载着童年美好的回忆。买新鞋子、新衣服,问长辈要压岁钱,跟小伙伴们放烟花、放鞭炮,串门走亲戚,除夕夜吃年夜饭,这些都是我能记起的年味儿。

过年买年货,杀年猪,挂腊肉,写春联,贴年画,包饺子,看春晚,每一处都是年味儿!全家人热热闹闹的围坐在一起吃瓜子聊天,在震耳欲聋的炮竹声中辞旧迎新。这就是我记忆中的年味儿。

最吸引我的就是年画,大街上、商店里挂着各式各样的年画等人们购买,我总喜欢站在一旁,看着大人们挑选,怎么都看不够不愿意走。特别是那些画着大人和孩子的。觉得每一张年画都有它的故事。色彩鲜艳,有精神头,有年代感,这就是过年的年味儿。

大年初一早晨一出家门口,便看到院子里、街道上,全铺满了红色的鞭炮纸,显得格外喜庆。换上新衣服吃过早饭,跟着隔壁家的小伙伴捡鞭筒(没响的鞭炮),然后几个孩子围着点鞭炮,鞭炮一响大伙捂着耳朵全跑开了。妈妈和几个姨妈开始准备饺子馅包饺子(大都是韭菜猪肉馅),一边聊着家常。种种画面,记忆犹新,都是我记忆中的年味儿!

年味儿就是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包饺子,吃瓜子,唠嗑,打麻将,电视机开着,春晚播着,兴致高的大伙都舍不得睡觉。

地方不同风俗习惯也有所不同,年味儿也会不同,但大家心里都是充满着期待和兴奋。

那时候的过年,很多新人趁着热闹的新年气氛结婚。

过去舌尖上的年味儿,有你熟悉的吗?

腊肉、年糕油角煎堆糖环炒米饼蒸豆包.....满满的回忆。汤圆,也是大家念念不忘的,有甜的芝麻馅的,还有咸的梅菜肉馅的,这些都是童年记忆中的年味儿。

小时候过春节,尽管物质条件没有现在充裕,但那份简单真挚的快乐和浓厚的过年气氛,让人难以忘怀。临近过年的那几天,外婆和妈妈就开始张罗过年要买的东西和食物了,做好了就用纸包好放在铁罐子里。记忆中还要包粽子、蒸大馒头、蒸豆包、炸四喜丸子、蒸黄糖年糕......等等。贴对联,贴年画,爸爸从大街上买来的大鞭炮,和给我带的小烟花。

过去,响彻云霄的鞭炮送走旧年。如今,这过年连炮竹声也没有了,这旧岁除得无声无息的,丝毫都感受不到年味儿。记不清有多少年没放鞭炮了,年的味道也就这样慢慢失去了。祖祖辈辈留下来的过年的传统也逐渐消失了,现在的年过得太寡淡了。真的是很难感受到年味儿了。这过年似乎也没这么期待了,春节变得只是个窝在家里的小长假了。

社会不停进步,时代也在改变,年味儿也悄悄的在变。过去的过年,人们并没有过多的物质追求和精神享受,大家和谐欢乐,沉浸在质朴的新生活中。虽然简单,可生活过得快乐、满足。

在寻找年味儿时,我们其实是在寻找一份曾经美好的记忆,一份对家的牵挂,更是对未来的一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