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0-24 16:32
为了更好地讲述文章内容,人物情节为虚构,请理智阅读
前段时间小丽突然请了病假,说是要做个小手术,同事们都吓了一跳,平时生龙活虎的她,怎么突然就要手术了呢?
一问才知道,罪魁祸首竟然是最近超火的健身“神器”壶铃。
小丽说,她跟着健身博主练了几个月壶铃,结果胸部莫名其妙地肿痛,到医院一查,竟然是得了“浆细胞性乳腺炎”,吓得她魂飞魄散。
原来这个病虽然不致命,但是特别容易复发,还特别难治,被医生称为“不死癌症”,这也太吓人了。
追求健康美丽的初衷,怎么就和“癌症”扯上关系了,女性朋友们在使用壶铃,或者进行其他运动健身时,又该注意哪些“坑”呢?
近年来一种被称为“不死癌症”的疾病,正悄然威胁着越来越多女性的健康,它就是浆细胞性乳腺炎。
虽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癌症,不会像某些恶性肿瘤那样危及生命,但却有着和癌症相似的顽固特性,容易复发、难以根治,让不少患者苦不堪言,甚至谈之色变。
到底什么是浆细胞性乳腺炎呢?咱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乳腺组织的一种慢性自杀。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乳腺导管负责输送乳汁,但如果导管内的脂肪物质堆积过多,就容易刺激周围组织,引起炎症反应。
它的具体病因医学界目前还没有完全研究透彻,但普遍认为与以下几个因素脱不了关系。
乳头内陷是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头号帮凶”,乳头凹陷进去,乳腺导管就像是被“堵住”了一样,分泌物出不来,自然容易滋生细菌,引发炎症。
除了乳头内陷,其他一些情况,比如乳管天生就“长得歪”,分泌物过于黏稠,或者外部受到了挤压等等,都有可能导致乳管“交通堵塞”,增加患病风险。
新手妈妈们尤其要注意,哺乳期如果乳汁排出不畅,也容易造成乳腺导管堵塞,为浆细胞性乳腺炎埋下隐患。
还有就是免疫系统“掉链子”,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就像一支“健康卫队”,负责抵御外敌入侵。
但如果免疫系统出现了异常,这支卫队可能就会敌我不分,攻击自身的乳腺组织,引发炎症反应,导致生病。
说了这么多,浆细胞性乳腺炎到底可怕在哪里?
它特别容易复发。
很多患者即使做了手术切除了病灶,也可能因为一些漏网之鱼,或者其他诱因,导致疾病再次找上门,真是让人防不胜防。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疗过程比较漫长,而且比较痛苦。
很多患者需要反复接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甚至中医治疗,身心都备受折磨。
这跟当代女性生活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不良生活习惯普遍,以及对乳腺健康不够重视等因素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以各位女性朋友们,为了自身的健康,一定要多多了解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相关知识,增强预防意识。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乳腺自检和专业的乳腺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看到前面小丽的遭遇,又听了这么多关于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知识,估计不少姐妹心里都犯嘀咕了。
这壶铃看着挺火的,用起来咋还怪吓人的,以后还能用它锻炼吗?
别慌,其实壶铃本身没啥毛病,它充其量算个“健身工具”,关键在于怎么用。
壶铃这把双刃剑,用好了是宝,用不好就成了雷,相比于我们常见的哑铃、杠铃啥的,壶铃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它长得头重脚轻的,专业术语叫偏心结构。
这就意味着在甩壶铃的时候,身体要不断调整姿势来保持平衡。
自然而然就调动了很多肌肉群一起参与,尤其是核心力量,那锻炼效果杠杠的。
壶铃训练经常会把力量训练和有氧运动结合起来,燃脂效率相当高。
而且前面说了,壶铃的“偏心”设计逼着使用者必须用核心力量去控制它,练多了腰腹力量想不强壮都难。
经常玩壶铃,身体协调性、平衡感、爆发力都会蹭噌噌往上涨,做其他运动的时候也会感觉更轻松、更灵活。
壶铃训练的动作花样百出,比传统器械训练有意思多了,不容易让人感到枯燥,更容易坚持下去。
但这些坑一定要避开。
1.要量力而行
玩壶铃对动作的规范性要求比较高,如果姿势不对,很容易受伤。
所以新手一定要找个靠谱的教练指导。
而且很多健身爱好者容易“贪杯”,一上来就选太重的壶铃,结果动作变形不说,还容易把自己给弄伤了,得不偿失。
如果本身就有腰椎间盘突出、关节损伤之类的“老毛病”,那玩壶铃就要格外小心了,最好先问问医生或教练的意见,别逞强。
想安全玩转壶铃,这几条“铁律”必须牢记。
2.选择合适的“重量级”。
切记不要盲目追求大块头。初学者老老实实从轻的开始练,等动作熟练了,力量上去了,再慢慢增加重量。
3.动作要标准
千万别觉得自己天赋异禀,随便比画两下就开始练。
正确的动作要领必须学习到位,最好找专业教练指导,或者多看看教学视频,对着镜子练,确保动作标准再开始。
热身是“必修课”,玩壶铃之前一定要做好热身,活动开筋骨,提高肌肉温度,才能避免受伤。
4.学会喊“停”
身体不舒服,立马叫“停”。
在训练过程中,如果出现任何不适,例如疼痛、头晕、恶心等,都不要硬撑,应该立即停止训练,情况严重的就赶紧去医院看看。
壶铃是个好东西,但前提是得懂它、会用它,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三、女性运动,健康至上
壶铃的一些坑给我们每个人都提了个醒,运动虽好,但也要量力而行,科学运动,才能真正收获健康,否则就可能“好心办坏事”。
每个女性都渴望拥有健康的身体,但运动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更不能盲目跟风,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计划,才能事半功倍,避免运动伤害。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运动基础、年龄段都不一样,适合的运动方式和强度自然也不同。
20岁以上的女性活力满满,正是打好身体基础的黄金时期,可以尝试一些燃脂塑形的运动。
比如舞蹈、游泳、跑步、球类运动等,坚持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就能保持好身材。
30岁以上的女性工作生活两头忙,压力山大,更要注重身心放松。
可以选择一些舒缓身心的运动,比如瑜伽、普拉提、太极拳等,帮助你释放压力,提升气质。
40岁以上的女性身体机能逐渐下降,要注意保护关节,避免剧烈运动。
可以选择一些舒缓的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慢跑、广场舞等,或者进行一些力量训练,预防骨质疏松。
此外不要小看热身,它可是预防运动损伤的“金钟罩”。
热身运动可以提高肌肉温度,增加关节灵活度,让身体做好运动的准备。
而且运动强度和时间都要循序渐进地增加,不要一开始就给自己设定过高的目标,否则很容易导致运动损伤,甚至“运动性损伤”。
还要注意倾听身体的“信号”别硬撑。
运动后进行适当的拉伸和放松,可以帮助缓解肌肉酸痛,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身体恢复。
运动本身并不会直接导致疾病,就像小丽的遭遇,主要还是因为使用壶铃的方法不正确。
运动和健康就像一对“欢喜冤家”,关系处理好了,就能互相成就,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两败俱伤”。
女性朋友们要牢记,科学运动、量力而行,才是保持健康美丽的不二法门。
都说“运动是把双刃剑”,用好了能强身健体,用不好就可能伤了自己。
姐妹们可千万别被小丽的遭遇吓到,从此就“谈运动色变”了。
毕竟生命在于运动嘛,而且其实只要咱们掌握了科学的健身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并且在运动过程中时刻关注自身感受,就一定能规避风险,收获健康和美丽。
记住啦,运动是为了让我们更健康、更快乐,千万别“本末倒置”喽。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源
1个健身动作,30岁女子患上 “不死癌症”!很多人都在练 新黄河 2024-10-10
30岁女子健身,确诊“不死癌症”……这个致病动作很多人在练!幸福福田 2024-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