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亚技巧网

秋日风情,天平红叶正当时

发表时间: 2024-12-02 17:32

秋日风情,天平红叶正当时

苏州山温水暖,秋天来得迟。时令已近大雪,北国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这里仍然是“已凉天气未寒时”,没有一点儿雪意。树木大多青苍不凋,银杏的叶子才慢慢变黄,乌桕斑驳陆离,枫叶红绿参差 。城市的色彩渐渐丰满,赏枫的时候到了。

图片手机随拍

各园林里,黄栌红枫、乌桕银杏都是必不可缺的点缀,配以亭台廊榭、山石曲水,美得不可方物,处处充满画意。

图片手机随拍


图片手机随拍

位于城西的天平山是赏枫的佳处,与北京的香山、南京栖霞山长沙岳麓山并称为四大赏红叶胜地。每年十一月底十二月初,枫叶经霜而红,红而始美,是天平山赏枫的最佳时期。

图片手机随拍

天平山不高,只有221米,山顶正平,故名。因常常白云缭绕,又称白云山。山中多古枫、异石、清泉,有“吴中第一山”“江南胜境”之誉。明代王鏊赞曰:“吴山第一称天平,宋家第一称文正”。这里所说的文正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宋仁宗把天平山赐给他作为家山,此后,天平山便归范氏家族所有。天平山现有“先忧后乐”牌坊、范文正公祠和纪念馆,并在枫林中立有范仲淹塑像,供人瞻仰。老百姓是最有良心的,对做了好事的人总是念念不忘。

图片手机随拍

天平山的红枫,学名枫香,叶三角状,又称三角枫。明万历年间,范仲淹第十七世孙范允临弃官归苏,将从泉州带回的380株枫香树苗植于天平山,现已历经400多年的风雨。后又陆续增植,渐成规模。

图片手机随拍

据《清嘉录》记载:“郡西天平山为诸山枫林最胜处,冒霜叶赤,颜色鲜明,夕阳在山,纵目一望,仿佛珊瑚灼海。”天平山上的枫香树,由于树龄不同,地势不同,长势强弱,光照温度的差异,色彩变化有先有后,有深有浅。即使在一棵树上,也会呈现嫩黄、橙红、深红等色,红绿参差,颜色明丽,似鲜花着锦,绚烂夺目。

图片手机随拍

天平山的大片枫林在山脚下,前有池,后依山,地势平坦开阔,最宜体力欠佳的老年人游览。若游兴未尽,可登山揽胜,一路观牌坊古刹,赏嶙峋怪石。至山顶,西可览灵岩、天池诸山秀色,东可眺望姑苏十万人家,“荡胸生层云”,不亦快哉!

图片手机随拍


图片手机随拍

每到红叶烂漫时,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摩肩接踵,往返流连,欣赏这天开的画图。清代诗人蔡云有诗曰:“丹枫烂漫锦妆成,要与春花斗眼明。虎阜横塘景萧瑟,游人多半在天平。”由此观之,天平山赏红叶已有悠久的历史了。

图片手机随拍

今天天气晴好,色彩斑斓的枫叶相互交错,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红得通透,亮得耀眼,若赤霞浮动,似红浪翻涌。风吹过,枫叶落入池中,激起圈圈涟漪。蓝天白云,红树倒影,恍惚迷离,仿佛自然之手绘出的巨幅画卷。

图片手机随拍


图片手机随拍

史载山中有白云泉,泉水清冽,号称“吴中第一水”。白居易有诗咏此泉曰:“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富哲理,具禅意。自其题诗后,此泉遂名显于世。今日登山,遍寻不见,怅然而返。

图片手机随拍

天平山红叶虽美,亦有不尽人意之处。游人多而乱,无序,无引导,几乎见不到景区的工作人员;登山磴道陡而窄,在杂树中穿行,一无可观,且指路标志不明显,极易误入歧途;山麓有座白云古刹,本应是梵宇清虚之地,寺旁却开了“天平市集”,吃、喝、玩、娱、购俱全,古刹几成庙会,颇有“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鹦哥煮熟,佐我杯羹”的意味。

图片手机随拍

此山作为苏州名山,不可不来,亦不可再来!

图片手机随拍